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政协 >> 提案工作 >> 正文
关于高度重视我县粮食安全体系保障的建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2/25

第一提案人:任  静          联系电话:13353582663

联 名 者:刘云海    王翠珍

提案内容:近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机补贴以及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随着种子、化肥、农药及人力成本的上涨,种粮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同时,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和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整体力量偏弱,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优势,致使我县粮食功能区非粮化倾向加剧,粮食自给率不到10%,对外依存度超过90%,粮食安全体系保障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

建议:

一、大力培育和扶持若干综合性粮食龙头企业和一批粮食加工企业,鼓励扩大经营规模,延长粮食产业链,建立与农户、合作社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实现粮食加工与购销、仓储、物流、储备、供应的有效对接,使其成为政府粮食宏观调控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

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目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社会化服务和规模经营减工减本来促进农民种粮增收,如及时引导农民种植市场需要的粮油品种,加强对种粮成本的管控,完善价格支持和弹性补贴机制等;

三、应该创新信贷措施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府可对贷款进行利息补贴,建议由各级政府牵头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问题。

四、通过农业保险改革,扩大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将蔬菜、水果、农作物制种等纳入,建立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水平动态调整机制,并且逐步提高单位保额,降低费率,取消免赔比例,根据受灾情况据实赔付;

五、要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计划落实市、县地方粮食储备,保证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和“规模、费用、仓储”三到位,探索建立科学储粮长效机制。

落实单位:粮食局

答     复

任静等委员提出“关于高度重视我县粮食安全体系保障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目标,克难攻坚,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促进了我县经济和社会较快较好发展。近年来我县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有如下举措: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的成效。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我县粮食工作始终坚持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坚持发展粮食生产和对外组织粮源相结合,坚持抓改革、促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相结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体现在,粮改以后我县粮食产销格局发生明显变化,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粮食流通多元化经营格局已经形成,粮食应急保障措施得到落实,粮食市场供应平稳,粮价基本稳定,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加快,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得到不断深化和完善,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粮食安全责任得到新的落实。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粮食工作分级负责制,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协调工作。从2009年开始,市政府每年与县政府签订粮食安全责任书,我县按责任书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认真落实责任制目标任务。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深化了各级党政领导对粮食安全责任的认识,进一步促进了重农扶粮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推动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抓粮食的局面,有效推动了粮食工作的科学发展,使我县粮食工作呈现齐抓共管、推进有力、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新的稳固。几年来,我县先后配套了种粮直补、价外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激励土地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以及优质高产示范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地方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大力推广和应用良种、良器、良法,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生产功能区建设,实施农田质量提升活动,有效制止了粮食购销和价格放开以后一度出现的粮食生产大幅滑坡的被动局面。

(四)粮食调控能力得到新的提高。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政府宏观调控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建立地方储备粮。从2009年,我县建立了第一期县级储备粮1000万斤,达到全县人口一个月供应口粮。2013年,又批准建立第二期1000万斤县级储备粮,目前正在争取贷款,购粮入库。二是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2013年,全县建立了应急成品储备,其中,面粉120万斤,大米32万斤,食用油18万斤,可满足15天成品粮供应量。储备粮调控市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进一步提高。三是强化应急防范措施。2009年开始,我县已制订《粮食安全保障预案》,预案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和成员单位、应急事件分级、预警监测、应急响应、应急保障措施等有关政策办法,做到应急粮源、应急加工、应急供应网点、应急通讯网络、粮油价格监测点“五落实”。2013年底,全县共计落实15家应急供应粮店,4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达到面粉30吨,粮食价格监测点55个。

(五)粮食保供能力得到新的提升。第一,建设和培育粮食市场。2009年启动“放心粮油”工程,建立了健民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及多个放心粮油经销店,全县市场日库存成品粮保持在600吨左右,确保了市场有粮可供,真正发挥了“流动储备粮库”的作用。第二,大力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2013年,陈家湾建成了一座1000万斤标准化粮食储备库,全县目前有效仓容达2300万斤,库容库貌发生明显变化,科学保粮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全县还计划新建5个标准储备库,提高全县仓储能力。

   民以食为天,粮以安为先。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战略商品。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战略物资。加强粮食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粮食消费需求,始终是政府的头等大事。欢迎各位委员继续关注我县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并对我县粮食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