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保障。科学、有序地实施学校卫生监督,保障学校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达到保障广大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目的,始终是学校卫生执法监督的重要课题。
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2019年协同卫生监督部门通过对我县辖区学校的教室与宿舍空气质量与生活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学校校医室、生活饮用水、健康教育课程等内容进行调研和检查,成立传染病专职领导组织机构不符合的占5%,按规定校医室不符合的占90%,按照600:1比例和可视学校规模大小设校医室或保健室及卫生技术人员不符合的占90%,教室、图书室以及宿舍的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占67%,传染病防控制度健全不符合的占13%。学校生活饮用水管水人员持健康证及进行水质监测不符合的占3%,健康教育纳入年度计划工作不符合的占2%等等。
原因分析
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深层次剖析,发现发生问题的主要根源:1、卫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建立起学校卫生目标管理机制、巡查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主管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重点放在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上,而学校把其他卫生工作则更多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上,效果可想而知。2、学校卫生标准制定后,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制定的,该法规颁布至今有29年,原法对违法学校卫生条例的处罚仅限于责令限期改正、给与警告,罚款200以下和建议教育部门给与行政处分,失去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惩戒性。3、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的许可及竣工验收也应当有卫生部门参与,但我县新建学校的建筑设计、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设置等,教育行政部门事前从不协同卫健部门参与,以至于木已成舟,事后监督流于形式。
4、学校、社会家庭对学校卫生健康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没有形成良好的健康教育发展氛围,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师生安全很受重视,学校卫生健康教育举步维艰。
建议:
1、县政府应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健康工作,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组织相关部门统筹协调解决学校卫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要明确未经当地卫健行政部门许可,不得开展学校新建和改建、扩建工作,对学校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配备等,卫健部门要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同时,要建立健全县政府联席办公会议,学校卫生目标管理机制,巡查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2、切实加强卫生专业人员的建设力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长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要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尽快组建学校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以利于学校卫生健康工作的开展,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采取聘用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备急需。
3、加大对学校卫生健康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县卫健行政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定期不定期对各中小学校的建筑设计、环境质量、室内空气污染、健康教育、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开展卫生监督检查指导,邀请第三方介入协同检测验收,特别对违反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行为,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以维护全县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权益。
4、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使学校卫生健康观念深入人心。要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报纸、宣传单、横幅等载体,加大对学校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编织一张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的巨大监督网络,使不重视学校卫生健康管理和违反学校卫生条例的人和事,无处循行。
只有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将其放到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的高度,学校和监督机构要共同努力,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做好监督工作,为学校卫生工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确保祖国下一代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