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政协 >> 提案工作 >> 正文
关于发展我县中医药的建议
作者:高瑞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5/20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是我国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西医并重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但多年来中医药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防治传染性疾病、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方面的功效日益被公众认可和推崇。特别是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中,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使用率、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在提高治愈率和危重症转轻率、降低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阻断后遗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得到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公认。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医院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政策性文件;2016年正式通过了《中医药法》,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中医药大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高度重视。

省委、省政府近年先后出台《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每个县(市)都要办好至少一所公立中医医院,实现100%的县(市)建有县办类中医医院,加大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力度,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到2025年,全面完成一轮县办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2020年3月2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30年,要在全省全面建成中医药强省。今年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中医热”火爆网络、火爆全国。

按照近年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要求,每个县必须建好一个县级中医院,综合医院、妇幼院必须设置中医科及中药房,乡镇卫生院必须设置中医馆,村卫生所村医要学会中医药适宜技,学会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县中医院硬件设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中医药专业人员严重匮乏;县医院中医科无床位仅有门诊,妇幼院没有中医科;乡镇卫生院尽管大多建起了中医馆,缺乏中医药专业人员,中医馆成了摆设。民间有影响的中医也是屈指可数。

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的扶持政策逐年增加,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良机,为此,我建议:

1 、尽快推进“柳林县中医院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落地上马。要抓住国家及省级总结这次抗疫经验教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健全疾病防治体系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新建或县医院搬迁后改扩建中医院。

2、制定出台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招聘、人员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激励政策,出台支持民间中医发展的激励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中药中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的独特作用。

3、切实落实《中医药法》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规定,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4、整合全县中医药人才资源,支持县中医院聘用一定数量的中医药骨干人才,发挥全县中医药发展龙头作用,开展全县中医药适用技术培训推广,带动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2020年4月26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