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政协委员李勤反映:随着城市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及农村儿童出现就地就近上学难等诸多情况,农村“空巢老人”家庭便普遍出现,“空巢老人”的生活也明显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近年来,我省在改善民生工作方面投资力度不小,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及各县大额医疗救助标准的出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得以保障和改善。然而,家中的冷清,亦或疾病缠身,令空巢老人困惑不已。特别是偏远乡镇农村独居的空巢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导致不少老年人精神抑郁、神情恍惚,有的还走上自杀道路。
建议:
1、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乡镇、村委应积极成立农村空巢老人爱心帮扶服务队。同时积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等加入或建立“空巢”老人爱心帮扶服务队,实行“一对一”或“一对N”方式进行日常照料和帮扶,争取做到月月有关怀,周周有帮助。
2、加强农村老年人文化设施建设,特别要建设一所集活动与娱乐于一体的场所。
3、拓宽集中供养范围,特别是对高龄空巢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制度,建立有偿服务机制。
4、建立农村公共医疗上门服务制度,实行区域管理,与村医生,乡村卫生院签订责任书,定时为空巢老人免费体检,减免一定的费用,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