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提案人:王保平 联系电话:13935835986
联 名 者:刘秀棠 王翠珍 雷有军
提案内容:一、问题
煤炭是柳林县的主导产业。今年以来,煤炭市场疲软,柳林经济直线下行,特别是进入四月份以后,26对煤矿有7对矿井停产放假,6矿井时开时停,5对矿井轮休,8对矿井正常生产建设。通过县政协组织对全县工业经济视察调研,柳林县多数工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亏损状态,个别企业微利经营,4月份财政可支派收入仅能发放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经煤炭市场调研和专家分析,煤炭市场近年内不会好起来。高利贷崩盘,支撑柳林经济的煤炭产业受到极大的冲击,工人下岗,工资严重拖欠,人们衣食住行将受到影响,人们上访不断,柳林县如何来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柳林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建议
1、提高认识,转型发展。根据煤炭市场分析,柳林的资源优势已经不是经济优势。一是煤炭经济是高含碳、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不相符。二是柳林优质主焦煤越来越少。生产优质主焦煤的煤矿占不到三分之一,其它煤矿煤种只能做配煤或动力用煤。三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在炼钢的喷粉技术使用无烟煤炼焦完全能代替主焦煤炼焦,新型太阳能、风能、核能和其它洁净能源(如煤层气等)代替煤炭能源。四是进口煤冲击煤炭市场。澳大利亚、外蒙等国的优质煤种和优惠煤价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五是政府尽管减负,煤炭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这是由煤炭市场和煤炭成本决定的。因此,一煤独大的柳林煤炭经济必须转型。
2、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等现代农业。受煤炭产业的影响,不少农民不种地、不养殖,甚至连红枣、核桃树都不管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环节。稳粮、增菜、兴牧等植业和养殖业,一村一品,基地加农户加专业合作社,“米袋子”涨了,“菜篮子”满了,“红枣、核桃”多了,农民的“钱袋子”就鼓了。
3、发展新型工业。 “全循环,多联产,抓高端”是省委提出的发展工业的思路。如何破解煤炭大县转型发展的瓶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比如:煤焦油深加工、煤化工产业,煤层气开发等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4、产业的转型必须要有金融部门的支持。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创新理念,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县委政府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支持传统产业共度难关,为转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5、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焦裕禄精神为一面镜子,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做好过紧日子的打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一切铺张浪费,保民生保稳定促转型,为柳林经济健康发展再立新功。
落实单位:发改局
答 复
王保平等提出的“关于保民生促转型的几点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从2010年以来,我县就对产业转型十分重视,并在之后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列为“十二五”发展目标。
2013年,我县结合全省转型综改要求,在“十二五”规划基础上,方案(2013年--2015年)》,《实施方案》是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对“十二五”后制定了《柳林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三年我县产业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综合改革试验出台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县在“十二五”后三年推动产业转型的目标、任务。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我县分别制定了《柳林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3年行动计划》和《柳林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将转型任务加以细化、分解。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全县人民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认为,保民生促转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只要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共同努力,我县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请县政协委员们多为柳林产业发展提供好建议,我们将在采纳全县人民合理建议的基础上,优化产业转型的办法、措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