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热火朝天奔小康之际,民生问题备受关注;在全世界抗击疫情之时医疗卫生行业成为焦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国策之一,县委县政府就我县医疗卫生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但和现实医疗需求相比仍远远不够。在平时工作和此次疫情阻击战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做一总结汇报。
1. 人才严重不足。县医院现有在编人员339名,合同人员约600名,新医院搬迁在即,按床位比例计算,应该在编900名,故短缺约560名医护。医院在2004年正常分配后一直再未进人,2015年招聘50名医生,2016年招聘17名医技人员,这50名新招人员因考研、调动等原因外流20名,剩余30名,17名医技流失4名,人员短缺严重,人才断层严重。
2. 医护技术水平相对低下。我院各临床科室除护士长外,所有在岗护士都是合同人员,基本都是中专毕业,专科已是凤毛麟角,而且大部分不外出进修,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都是医生进行,护士能力不足以教育患者。各医技科室学历参差不齐,有中专、专科、本科。各临床科室医生水平相对较高,基本都是本科,有少量研究生,且医生都多次外出进修。
3. 医疗设备不足和落后。以我们内分泌科为例,糖尿病患者占据95%以上,应该配备相关检查和检验设备,如:动态血糖仪、眼底照相机等等,我科都没有。内镜室胃镜肠镜都有,但清晰度、染色、放大程度都不够先进,并出现漏水情况,不能及时进行更换。其他科室都存在设备不足和落后情况。
4. 无专职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分泌科兼感染性疾病科,科室所有医生专业都是消化和内分泌,平时诊疗工作都是消化内分泌科疾病,在疫情来临时,消化内分泌科工作停止,消化内分泌科患者没地住院。我科医生均未进行专业感染性疾病科学习,只能边工作边学习,边琢磨边改进。此次疫情防控截止4月25日,我科共诊治发热患者430人次,留观22人次,核酸检测350人次,疫情防控虽然辛苦,但责任重大,大家不敢有一丝懈怠,主动学习,主动加班。
5. 医院信息化建设落后。以前患者就诊均免挂号,而且病房医生随时都可看门诊患者,从4月份起门诊患者必须挂号,必须在门诊看,住院部不能再看门诊患者,门诊大厅人满为患,挂号排队,交费排队,检查排队,智慧医院建设滞后,网上挂号、交费等应及早实行。
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健康中国早日实现,使病有所医不成为空话,就要大力发展基层公立医院,进一步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明白了我县医疗建设中的不足,故建议如下:
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每年根据医院预算和发展规划划拨资金用于医疗设备的更换和购买,比如转运呼吸机、血液滤过器等,提高医院硬件水平和竞争力,提高医院急救能力。
2、 加快人才招聘步伐,每年定期招聘本科毕业生,防止人才断层,并防止人才流失。高新聘请上级医院实力派专家安心下沉,沉下来还要扎得住,这样才能带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医学知识更新较快,校园和课本所学有限,医生必须多次进行专业进修,平时经常参加学术会议,经常学习才能保证医疗技术提高。
4、 加快新医院建设步伐。县医院现开放床位370张,各科室床位紧张,病人住不下,新医院床位600张,可以大大缓解患者就医需求。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减少挂号、交费排队,并能网上查看检验检查结果。
5、 重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培训专业医护,培训疫情防护、疫情救治、疫情应急能力,并储存一定数量的防护物资,疫情一旦来临我县,避免或减轻灾难发生,同时基本不影响其他科室正常工作,比如消化内分泌科可以正常收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