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地不断更新,家庭小药箱已然成为家庭必备物品之一,日常储备药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大,常见如感冒药、消炎药以及慢性病用药等,储备量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导致家庭过期药品的出现,随意丢弃过期药品,污染土壤,污染水源,造成很大的危害。 那么,如何处置家庭过期药品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下面浅析家庭过期药品产生的原因及回收的建议。
一、家庭过期药品产生的原因
1、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量远远超出了病人对药品的需求量,用不完的剩余药品留在家中,最终成为过期药品。
2、患者缺少用药知识,不遵守医生的医嘱,不按疗程用药,自己感觉没有不适就停止用药,导致药品剩余成为储备药品,最终成为过期药品。
3、药品包装过大,拆零销售管理规定繁琐,存在销售以后难保存,风险大,导致销售者不愿拆零,造成患者购买多余的药品,增加了家庭过期药品的产生。
4、实行全民医保,可以购药的品种多,限制的品种少,导致药品过多储存过久而过期,也有些人把医保买来的药品二次销售,赚取利润,造成市场上“回收药品”的存在。
5、盲目储备药品,特别大量购买感冒药、消炎药以及慢性病用药等常用药品,但实际储备的药品可能长期不需要使用,最终变成过期药品,造成浪费。
二、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处置的建议
1、政府部门整体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日常管理,制定合理计划,家庭过期药品属于危险废弃物,明确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处置的主体机构。个人认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和处置是要减少潜在的环境和社会危害性,主体应是环卫部门,相关部门协助配合开展有关工作,尽快完善处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回收业务。比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投放回收站点,可参照废旧衣物回收模式,实行专人负责制,定期回收。另外,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要求居民必须将家庭过期药品破坏包装后投放回收站点。,
2、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药学专业人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负责审核处方、监控用药,指导用药,引导患者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树立安全用药意识。
3、提倡医院、药店折零使用或销售药品,配备拆零销售的相关工具,培训专门的销售人员,树立为民服务意识。
4、加强医保资金管理,随机抽取同病种的慢病人群进行用药评估,进行客观分析其差异性,使医保资金在社会保障方面发挥其作用,对节约医保资金者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减少家庭过期药品的产生。
5、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合理购药,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和过期药品回收处置的理念,增加公众对减少家庭过期药品的产生以及产生后规范处置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公益性过期药品回收的企业要给予政策性鼓励,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推进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逐渐完善并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