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私家车辆持续增加,由于城区人口多、人车流量大、地形狭窄等因素影响,导致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时时发生。经过去年以来的规范化整治,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从长远治本看、从安全角度看,一些环节仍有提升空间,我县规范交通秩序措施还需继续完善。建议:
一、坚持标本兼治。从长远看,建议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加大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力度,根本上解决车难停的问题。
二、突出便民利民。在城区校园、银行网点和农贸市场附近,在车辆路边停靠时间上不搞一刀切,在不影响交通堵塞的前提下,适度延长时间,建议将当前限停2分钟标准延长至5分钟左右,便于居民正常生活,不至于紧张慌乱;青龙滨河路中间护栏设置应综合考量,建议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开设车辆出入通道,让居民少绕路,出行更舒心。
三、更加重视安全。我县青龙大街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过高,尤其是在一些丁字路口,机动车转向与非机动车行驶视野存在盲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导致一些车辆剐碰和车人碰撞时有发生。建议丁字路口降低隔离带高度,减少道路隐患。
四、做到教惩并举。对违规停靠私家车辆,试行口头提醒、批评教育、惩罚车主在路口示范等“人性化手段”,使我们的城市管理更有温度。对于闯红灯的行人,试行人脸识别广播通报,多次以上纳入失信系统,对没有让行的车辆可以免于处罚。对于非机动车左拐应该明确行驶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