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政协 >> 提案工作 >> 正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作者:刘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5/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讲话、批示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教师职业的尊敬,从教育大计、教师责任、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柳林县的发展建设而言,教育仍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要发展教育就得清楚我县教育现状,透过现象找问题。

周六日的火车上多数是为了孩子们奔波的家长,许多家长工作在我县,但孩子却多数在外地接受教育。不辞辛劳奔波于两地的他们,为的是自己的孩子有良好教育、生长环境,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咎其根本,还是义务教育上的城乡差距大、校际差距远,我县学校教育质量非常堪忧。十多年前联盛大力投资下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存在的是“在编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多数临时聘用老师身兼数职”的景象。投资不足、师资结构性缺编、学校环境差、教育管理缺失等诸多问题直接反应到了学校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上,最终导致的是生源外流、升学率呈下降态势,教育陷入“贫穷”循环。

如此教育环境下,我县政府及学校应痛下决心、狠抓教育这个立身之本,提升队伍素质,加强队伍建设,结合企业思维管理学校及教师队伍,形成长期有效的竞争机制,让我县教育尽早“脱贫”。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现下学校老师在年龄、晋升机制、教育模式上分化严重,正式在编人员年龄大、资质老、教育模式遵循古板、缺乏创新;而临时聘用人员年龄小、教育模式可塑性强,工作前景差。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可为。  

建设一支强而有力的教师队伍,首先得在人才的引进上狠下功夫。当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靠的就是人才的竞争,教学质量的比拼更是教师队伍的比拼,只有为队伍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才能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定期招聘优秀教师,既增加了在编教师的紧张感,又能为临时聘用教师提供晋升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结构,提升教育质量。其次要狠抓教师管理建设,将教学质量切实与考评挂钩,建立教师违纪档案,加大考核考评力度,执行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开展学术讨论,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专业素质水平,用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提升教育“软环境”。最后要增加教育投资,一方面从改善教育“硬环境”入手。优化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建立校园文化,才能更让老师学生有校园归属感,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另一方面,从教师待遇上做改变,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要让大批乡村教师真正扎根基层,用心、用情地努力教书育人,为乡村学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让他们的职业优越感不断得到提升,是做好新时期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首先之举。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和创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是,是社会的专职教育者。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年轻一代,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新代,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总之,发展我县教育事业刻不容缓政府、学习、教师必须合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锐意进取,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

 

推荐